
开放创新 · 智慧生态 · 产城融合 · 宜业宜居
发表时间:2021-12-27点击次数:
2020年6月5日,国家外汇管理局上海市分局(以下简称“外汇局上海市分局”)发布《关于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开展外债登记管理改革试点的通知》(上海汇发〔2020〕26号)。符合条件的企业可以办理一次性外债登记,不再逐笔办理外债签约登记。农行新片区分行在外汇局上海市分局的指导下为注册在临港新片区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城林环保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成功办理了一次性外债登记,这也是上海地区首笔一次性外债登记业务。
一、主要做法
城林环保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是国内外航空发动机试车台气动、消声、过滤一体化解决方案的重要供应商,参与了国家多个重点型号航空发动机的科研生产条件建设。在燃气轮机领域,为国内外70多个型号燃气轮机发动机组研制了消声过滤配套设备,是国内外航空发动机解决方案的重要供应商。该企业在临港新片区投资建设装备产业基地及出口加工基地,急需大量固定资产贷款,为此,农行新片区分行支持其开展了一次性外债登记业务试点。一是试点企业只需在其自身额度内办理一次外债登记,无需逐笔办理签约、提款、变更、注销登记;二是试点企业在登记金额内自行在银行直接办理外债资金借、用、还,无需多次往返外汇局;三是试点企业可以在一次性外债登记额度内多次借用外债,循环使用外债资金;四是在一次性外债登记额度内,试点企业可以向不同的境外主体借债。
二、实践效果
一次性外债登记大幅简化了企业办理跨境融资业务流程,为试点企业节约了时间、人力、财务等成本,通过一次性核定外债额度、逐笔使用的模式,提高了企业从境外融资的效率,便利企业通过境外融资,丰富资金来源,降低融资成本和换汇成本,有利于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同时,拓宽了临港新片区内银行跨境金融产品工具,借助外债便利化开展跨境联动,依托境外分支机构和市场资源优势,开展涉外融资担保、外债汇率避险等综合化跨境金融服务,有利于进一步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金融配套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