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2.5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管理委员会

开放创新 · 智慧生态 · 产城融合 · 宜业宜居

选择栏目

临港新片区“1+4”产业政策解读

发表时间:2019-10-26点击次数:

“1+4”产业政策中的“1”

 

临港新片区促进产业发展若干政策,即“1”,包括支持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科创融合等在内的产业促进政策,全方位聚焦和支持国家、上海市明确在临港新片区重点发展的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航空航天四大产业,重点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智能网联汽车、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重大项目,配套支持国家和上海市立项的重大项目以及特定出资事项,核心条款共16条。

 

“1+4”产业政策中的“4”

 

集聚发展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和航空航天的若干措施,即“4”,聚焦产业链核心环节、企业面临诉求痛点,以及目前受制于人的“国内空白”和“卡脖子”技术,以促进产业发展、科技创新为核心,进行政策设计制定。

 

集聚发展集成电路产业10条支持措施,支持范围涵盖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装测试、设备材料、电子设计自动化(EDA)等领域和提供配套服务的单位、项目。重点支持具有国内外重大影响力的集成电路企业在新片区设立研发中心和投资产业化项目,支持集成电路产业的跨国公司设立离岸研发中心和制造中心等。

 

集聚发展人工智能产业10条支持措施,重点围绕新片区的功能定位和产业基础,促进人工智能技术与集成电路、生物医药、航空航天、高端装备制造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方面的深度融合。支持政策中着重提出丰富应用场景的6个支持方向,吸引全球人工智能最新成果在新片区“先试先行”,打造一批面向全球、面向未来的创新应用等。

 

集聚发展生物医药产业10条支持措施,围绕高端 “研发+制造+服务”布局,聚焦生物技术药物、精准医疗、高端医疗器械等领域,力争在新片区构建完善的生物医药科技产业链,承接高端生物医药研发项目的产业化需求等。

 

集聚发展航空航天产业10条支持措施,围绕落实推进国家部署建设民用航空产业集聚区的任务目标,支持具有国内外竞争力的航空航天类机构,在新片区设立研发中心和投资产业化项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