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2.5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管理委员会

开放创新 · 智慧生态 · 产城融合 · 宜业宜居

首页/ 要闻动态/要闻快讯
选择栏目

紧紧围绕大飞机产业链供应链,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民用航空产业高地,管委会领导开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调研

发表时间:2022-11-24点击次数:

11月24日上午,市委常委、临港新片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陈金山带队前往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机场南部区域,实地考察了中国商飞总装基地、大飞机园、GE航空发动机保税维修项目、华夏云翼航空保税培训项目、中复神鹰碳纤维保税制造项目、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等,开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调研。

陈金山指出,要充分发挥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机场南部区域的特殊政策优势和独特区位优势,围绕大飞机产业链供应链,不断加强功能培育、提升产业能级,聚焦发展航空保税制造、保税维修、保税检测、保税研发等新业态,推动航空物流、航空金融、航空培训等高端航空服务要素协同发展,着力打造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民用航空产业高地。

中国商飞总装基地拥有雄厚的技术实力,占地4049亩,主要承担ARJ21新支线飞机、C919大型客机和CR929宽体客机总装集成、复合材料研发制造、航空零部件制造以及飞机维修与交付等任务。该基地以科技赋能,打造“5G智慧创新车间”,通过智能化改造,实现了效率更高、可靠性更好、成本更低的生产模式。陈金山一行参观了5G+工业互联网实验室,实地考察了C919总装工段,听取了有关ARJ21、C919等机型生产、交付以及新机型研制相关情况。

大飞机园是临港集团在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机场南部区域重点打造的特色产业园区,以“航空集群、自由贸易、双脑智能、产城融合”为目标,坚持“大飞机、大枢纽、创新谷、自贸港”的发展定位,着力构建大飞机国际化创新协同机制。目前,该园区开发体量达82万平方米,包括一谷一园大厦、标准厂房、航材分拨仓库、航空研创中心等,现已累计签约项目47个,大飞机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不断集聚。陈金山走进展厅,详细听取了大飞机园发展规划、功能布局、项目入驻等情况。

GE发动机快修项目由GE航空旗下发动机现场支援公司建设,将面向国内外航司快速响应并在现场开展航空发动机维修保养,是GE航空未来全球布局的重要业务增长点。项目落地后,前期预计每年维修航空发动机10台,未来将增至20台。陈金山现场听取了航空发动机保税维修业务模式相关情况介绍,详细了解了GE航空将立足临港辐射全球的战略布局。

华夏云翼是今年刚刚落地的航空保税培训项目,主要从事航空素质教育、航空职业教育、航空消费等业务。目前,该企业已引进B747、A320、B737-300等模拟机机型,引进DA40、DA42等航空器,并获得CCAR-142部、CCAR-91部等民航资质。项目总投资11.5亿元,将解决至少100架机队内运输航企、500架机队内的通用航企的飞行培训需求,并满足青少年、中高端人士对航空素质教育、航空消费的需求。预计项目达产后年营收3.6亿元,年税收5500万元。陈金山一行听取了航空保税培训有关情况,并细致了解飞行模拟器情况。

中复神鹰碳纤维保税制造项目是大飞机产业链上游一环,聚焦突破碳纤维“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开展航空级预浸料及配套树脂的开发与生产、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检测评价、非热压罐成型用碳纤维干纤维等中间材开发、碳纤维航空应用技术研究等。项目总投资5.15亿元,占地50亩,预计人员入驻100人,其中研发人员70人。该项目已于2021年8月18日开工,预计今年完成80%主体建设。陈金山一行听取了碳纤维保税制造,以及碳纤维材料在大飞机生产中的应用等情况。

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隶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是我国唯一的飞机强度研究、验证与鉴定中心。主要开展飞机强度技术领域的预先研究,提供解决航空强度问题的理论、方法、工具,承担从材料、元件、部件到整机结构的地面强度验证试验,具有代表国家对新研及改型飞机强度进行验证并给出鉴定结论的职能。该所先后承担并完成了320余项行业重点预研课题,获得国家级科技成果40多项,获省部级、集团级科技成果400余项。陈金山现场察看了C919飞机强度测试车间的工作情况,听取了航空材料保税检测业务模式介绍,并深入了解强度所二期建设有关考虑。

临港新片区党工委副书记、临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袁国华,临港新片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专职副主任赵义怀,管委会办公室、发改处、高科处、综保处、规资处、建交处、生态处、洋山海关以及临港集团有关负责同志陪同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