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2.5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管理委员会

开放创新 · 智慧生态 · 产城融合 · 宜业宜居

首页/ 要闻动态/要闻快讯
选择栏目

加快推进产业生态协同发展,管委会领导专题调研新片区重点外资制造业企业

发表时间:2025-03-24点击次数:

3月24日上午,市委常委、临港新片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陈金山带队调研临港产业区外资制造业企业,详细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回应企业发展需求,倾听产业生态协同发展建议。

陈金山一行首先来到阿特拉斯科普柯(上海)工艺设备有限公司,参观企业生产车间,听取企业发展历史、经营等情况。阿特拉斯科普柯公司总部位于瑞典,成立于1873年,是全球工业设备领域的百年标杆,业务覆盖180多个国家,2010年在临港建厂。近两年为满足不断发展的业务需求,公司于2024年建成10MW(35KV)行业顶尖性能测试中心,可满足全球最严苛的压缩机与膨胀机测试需求,未来三年计划投资新扩厂房和生产线。对于企业增资扩产的需求,陈金山指出,重点企业项目专员要全过程跟进辅导,会同方案、建设、环评等审批部门全面加快项目审批服务,保障项目按期开工投用。

随后,陈金山一行来到汉萨福莱柯思液压技术(上海)有限公司,详细了解公司生产产品、厂房改造、市场、效益等情况介绍。汉萨福莱柯思液压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是德国HANSA-FLEX集团在中国设立的亚太区总部,公司专注于液压流体连接件及系统解决方案,细分领域全球领先。对于企业提出的产业生态打造和人才需求建议,陈金山指出,要通过各种渠道帮助企业打造临港产业朋友圈,支持企业在临港更好发展。同时,要积极增设国际化人力资源招募平台,助力企业吸纳更多国际化人才。

陈金山一行又来到帕马(上海)机床有限公司,参观企业生产车间,听取企业的经营情况和发展计划。帕马(上海)机床有限公司是意大利PAMA SPA的子公司,于2010年建立帕马机床上海临港工厂,2012年初工厂正式投产。新片区成立后,公司结合欧洲技术和临港制造的便利,加快布局先进的镗铣床、镗铣加工中心等。对于企业提出的专业人才招聘方面存在的困难,陈金山指出,管委会要切实帮助企业解决招聘专业人才的难题,积极谋划并出台一系列针对技术性人才的政策与措施,强化人才政策支撑,升级人才招聘平台服务,助力企业精准匹配岗位对口人才,共享临港产业人才红利。

最后,陈金山一行来到科尼港口机械(上海)有限公司,实地察看企业生产车间,详细了解企业发展情况和诉求。科尼港口机械公司隶属于科尼起重机集团,是世界领先的起重机制造与服务商,总部位于芬兰,业务覆盖制造业、流程工业、造船厂、港口及码头等领域,全球员工超9000人。对于企业提出的厂房扩建诉求,陈金山指出,管委会各相关部门要为企业技术改造产能提升做好协调和支撑工作。

陈金山强调,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要充分发挥临港新片区在制度、产业、人才等方面的政策创新优势,完善产业扶持政策,优化服务机制,重点支持企业增资扩产、转型升级、智能化和数字化改造,帮助企业特别是高端装备企业加强产业链对接,共同构建更具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要建立全过程全环节服务保障机制,各相关部门要主动了解、跟踪、参与企业项目进程,切实为包括外资企业在内的存量企业解决问题,让服务成为产业落地、打造集群式、生态化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临港新片区党工委副书记吴晓华,管委会办公室、高科处,企服中心相关负责人陪同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