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追踪

首页/热点追踪/热点新闻
选择栏目
关闭菜单

上海海洋大学老师王春实地“把脉”、开出科技“良方”,这位抢手的养殖专家成了农户的贴心人

发表时间:2023-03-31浏览次数:

        上海海洋大学高级工程师王春每周一次的实地“把脉”,到农户胡高学的蟹塘里了解水质和水草生长情况。为农户开出科技“良方”。王春和老胡认识有十多年,在王春科学养殖技术的加持下,蟹塘的亩产从280斤提高到如今均产500多斤。

 

        “讲真,刚开始不太信他,我们都是养了三十多年螃蟹的人,让一个研究螃蟹才十几年的人‘说三道四’,怎么接受得了。”2011年,在崇明开饭店的胡高学遇上了前来吃饭的王春。没聊几句,得知老胡平时养蟹,王春便开始介绍起科学养殖的好法子。

        “想获取农民们的信任其实挺难,但这也是我最有成就感的。”为了让农户们接受科学养殖的方法,王春住在村户地头。科技服务要想做得好,他总结出四个字“亲力亲为”,不仅要算好养殖户手上的“经济账”,还要下塘亲自做。种苗、饲料、人工、水质增氧设备等等,每一笔开销,以及日后能产多少斤,能值多少钱,王春都给胡高学等养殖户们算得清清楚楚。

        “那个时候,我真觉得不可思议!亩产竟然能到六百斤!”胡高学至今还记得第一年丰收时内心洋溢的喜悦,“我当时就拉着王老师去家里喝酒了!”

 

村里的每户养殖户都认识王春,田间地头时不时会碰到养殖户“见缝插针”地向他请教

临近午饭,老胡和同为养殖户的刘家康请王春到地头的养殖棚里吃点农家菜,喝两口

 

        王春说,农民们能请他去家里,说明真正把他当自己人了,“如果干到全都请我去家里吃饭了,我的工作才算干到位了。”

 

王春一直穿着布鞋,方便换衣下水,也方便走在田间地头

 

        从陈家镇立新村驱车二十几公里,中午十二点,王春来到了新河镇民主村,这里的养殖户是他的学生——2017届毕业生刘前越。“王老师,这批虾刚‘满月’,前几天蜕壳了,现在是透明的,漂亮得很,四月就能鲜活上市!”刘前越站在塘里端着食台,让王春检查日本沼虾的情况。塘边看得不清楚,王春捡起下水裤就进入塘里。“确实不错!还有塘边水草,你要小心照料。”

 

 

        下午,王春赶回上海海洋大学临港校区。单日车程二百公里,光路途上就花了五个多小时,他还准备再回趟办公室备备课,然后看看养殖数据,顺便安排一下几位养殖户的线上指导。“研究螃蟹是我的兴趣爱好,学以致用能帮助到养殖户,那便是一大幸事。”